通過老化試驗評估產品有效壽命
品質 (Quality) :
產品于客戶開始使用之前,所見的整體機能水平
可靠度 (Reliability) : 產品于客戶開始使用之后,所表現出之整體機能水平
定義:可靠度為物品在既定的時間內,特定的使用環境下,執行 特定功能,圓滿達成任務的機率
源起 : 二次大戰期間, 為研究改善美軍戰機雷達系統于儲運或使用時
頻頻發生故障之問題而發展出之科學工程發展 : 確立期 (1950~1960)
美國AGREE(Advisory Group on Reliability of Electronic Equipment,
美國國防部電子裝備可靠度顧問小組)成立
? 1957 AGREE 正式發表研究報告奠定可靠性基礎
成長期: (1960~1970)
美國三大車廠(GM,Ford,Crysler)開始實施汽車里程數保證(mileage warranty)
美肯尼迪總統提倡消費者擁護政策,消費者主義抬頭,產品責任受重視
一般大眾之耐久消費性產品開始實施至少保固一年之質量保證制度
成熟期:(1970~1980)
可靠度工程完全標準體系化,應用于人造衛星,太空科學,汽車工業及電子業
“Made in Japan” 風靡全球
可靠度設計計算方法有多種,今天我們一起學習下最簡便的一種--產品壽命預算
加速固定應力法 (加速壽命試驗法)
方式 :加重工作或環境應力(如溫度、壓力...),加速產品的劣化。
優點:以較短時間的試驗,推定產品在正常狀態下的使用壽命。
限制:加速狀態下的失效模式與失效機構需與產品正常操作狀態下相同
? 阿氏(Arrhenius)加速模式
其中
Aθ:加速因子
θn :正常溫度下壽命值
θa :加速溫度下壽命值
Ea (Activation Energy) :活化能(一般電子零件在壯年期活化能值趨近1)
K (Boltzmans constants) :波茲曼常數(8.623*10-5)
Tn:產品正常操作溫度
Ta:加速試驗溫度
例子:
例子若取7件產品于500C下做加速壽命試驗,其失效時間分別為3000、3450 、5000 、
6500 、7850 、8000 、8500小時,
其正常操作溫度為250C ,求其θn?
Aθ = e (1.0/8.623*10^-5)[1/(273+25) -1/(273+50)]e = 2.718281828459
= 20
θa (500C下平均壽命值)
= (3000+3450+5000+6500+7850+8000+8500) / 7 = 6043 Hr =252天
→ θn (正常溫度下壽命值)
= θa *Aθ = 6043 * 20 =120860 Hr
→即表示 6043Hr / 500C的試驗對等于
120860 Hr/250C的試驗
(7PCS產品連續實驗252天,也可以用14PCS產品老化126天,
老化測試,老化房